技術管理之三(5):專案畫布
在這個系列的最後,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「專案畫布」。專案畫布是 Antonio Nieto-Rodriguez 教授從商業模式圖(Business Model Canvas)得到靈感所設計的。
商業模式圖將一個公司產生「價值」的過程結構化,讓公司裡面的成員能夠很快的了解公司怎麼賺錢,配合願景、使命與核心價值,能降低組織內部的溝通成本,並且幫助在困難的環境中做好取捨。
專案畫布的目的也是一樣的。透過專案畫布的結構,可以在專案啟動之前,就能讓利害關係人、專案成員與負責人更加了解這個專案的目標,幫助他們在專案進行中遇到困難的時候,能夠做好取捨。

實作專案畫布
首先,要先把專案的「目標」釐清。這個階段有點像在做商業模式圖的「核心價值」一樣,會需要找出一個比較清楚明白的專案目標。例如「為了因應COVID-19,需要提供客戶可安全地遠端操作的CRM」是一個很具體且清楚的專案目標。
接著,會需要釐清效益與成本。效益需要可以被衡量的基準,通常需要量化的指標。成本可能需要滿足預算內的限制,或是需要估計一個可能會產生的費用。
最後則是專案需要的人(包含負責人、成員或資源,以及利害關係人)與事(預計提供的內容、時間與風險控制計畫)。
把這九個格子都填寫好,就可以拿去跟利害關係人討論,讓他們先了解專案的目標以取得共識,方便專案進行。
這個方法的好處是,它首先聚焦在專案的目標與會產生的效益上,而不是「要怎麼做」與「時程如何」。前者討論的太多,會落到在《技術管理閒聊:刻舟求劍的解問題方法》裡面提到的,需求單位過早下結論的狀況;而如果一直講時程,常常見到的狀況是,團隊會為了符合時程而捨棄了核心的功能,導致無法完成專案原先定義的目標。
就如開一家公司,要先把商業模式釐清,而商業模式畫布是一個好工具;開啟一個新專案,也要把專案目標釐清,才能提高專案成功的機率。
接下來,固定每週一會推出一篇文章,如果你對技術管理也有興趣,歡迎按下面的按鈕來訂閱電子報喔!
如果你有興趣跟我聊聊關於技術管理,可以加入我的 LINE@。